隐藏
关于偶像行业的一些杂谈 | Bill Yang's Blog

路终会有尽头,但视野总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0%

关于偶像行业的一些杂谈

不宜阅读人群

“喂,前面可是地狱啊!”

--- RIP WARNING ---

以下人群不宜阅读本文:

  • 蔡徐坤粉丝
  • 臭DD
  • 二次元路人
  •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
  • 孕妇、头晕病患者
  • 曾遭受过重大精神创伤,即将跳楼者

如果当场去世,笔者概不负责。

警告,本文已被作者弃坑,可能会带来不愉快的阅读体验。
文章状态:原稿已完成但誊抄时间无限期延长。
您可以通过评论打赏或其他方式支持作者的工作,这可能会使作者重新填坑。

律师函规避

正文前声明:
我是蔡徐坤的粉丝,我超喜欢蔡徐坤的,每天上抖音看看他的视频,够我看一天的,为啥要讨厌呢。

正文

    关于偶像行业,常与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交集。我不是一个追星族,曾经很难理解追星族的狂热以及他们付出远大于回报的行动,直到我高一时才开始理解其中的原因。简单的来说,追星可以视作一种欲望或妄想,粉丝通过将追星对象视作恋爱对象来满足自己的恋爱需求,所以追星行为可以理解为恋爱冲动,便可以理解了。考虑到感情的复杂性,本人暂无法对此做出深入的解释,本文主要对偶像行业的历史发展做一些杂谈。
    第一个偶像的诞生一定是历史性的,得出这一构想的第一个P(当然也有可能没有P)一定是天才,因为他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特点。当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工业发展的支撑,若人们连吃饱喝足都做不到,还何谈追星呢?等等,我可能需要撤回前言,中国共产党好像确实是在困难的环境发展起来的,这样看来将马克思打造为IP1确实能有效果了。大家最早接触到的偶像可能是电视、电影明星,但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不能算偶像,一般的偶像是指通过唱歌、跳舞“售卖自己”的工作者。而且这一类电视、电影明星的追星一般来得快也去得快(不幸冒犯的读者请刀下留人,放我一马,感谢你的大恩大德),我曾追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这位演员,他的表演风格吸引了我,不过没能撑过一个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或许与其表演周期有关,若表演周期太长,粉丝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各位亲爱的up主/鸽子们,你们听到了吗?)。而一般的偶像们,表演周期较短,与粉丝们的距离较近,因此积累了一大批人气。
    我们不妨将上述提到的偶像称为纯三次元偶像,三次元偶像也有一定的职业缺陷和难处。纯三次元偶像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30岁是一个极限,很少有偶像可以持续活动到30岁之后,对于童星们,这个周期可能更短。偶像免不了会被更新换代,那么被更新换代之后的偶像呢?便只能投入正常人的工作与生活了。终将成为“天涯沦落人”,这便是纯三次元偶像的职业缺陷。职业难处呢,则是在偶像的生命周期内要防偷拍、注意日常形象、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能谈恋爱(贴贴2除外)。前段时间鹿晗所公布的自己与关晓彤的恋情,让鹿晗的粉丝们十分愤怒,从而粉转路或粉转黑,并且这样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它几乎直接宣判了偶像生命的结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职业要求的确十分苛刻。可能有一些路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偶像谈恋爱会引起粉丝的愤怒,并将原因归结于粉丝素质低。可是事实却是粉丝的确有权利为此愤怒,曾有很多文章分析过这个问题,此处就不再赘述。关于第二点,粉丝被视为“狂热”的代名词很长时间,并发展出“脑残粉”等一系列的词汇。可不得不提的是,粉丝素质在现在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中国粉丝团对乃木坂46的应援过程3也同样改变了我对粉丝的印象。
    日本是走在偶像事业前列的国家,碰巧的是日本同样是ACG强国,这二者不可避免的融合,引发了一次偶像启蒙。2007年,以初音未来为代表的V家诞生,让人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更多的可能性。V家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了许多创作人突破自身的限制更好地制作作品,与此同时初音未来的演唱会也十分火爆。
    第一次偶像革命(当然,是我认为的),电击杂志宣布了其新企划——Lovelive!随后该企划的第一代偶像μ’s开始活动,其火爆程度与盈利曾一度吊打其他偶像与动画(如马猴烧酒系列)。Lovelive!是一个二三次元融合的企划,既有动画作品,又有真人声优兼偶像,二次元角色与声优同时登台演出,是首次将二次元角色代入三次元称为偶像的企划(大概吧)。目前Lovelive!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拉拉人震惊!),但仍然受到广泛欢迎。不妨分析一下这个企划成功的原因,它同时讨好了两个圈子的受众,追星族当然是不讨厌二次元形象的(是吗?),而宅们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打破次元壁,而这个计划显然是对次元壁的一次冲击。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人员问题,偶像活动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同时对偶像的体力也有较高要求。这个企划成立的关键在于CV,局限同样也在于CV。CV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偶像工作,因为她们仍然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精力体力有限。因此Lovelive!只能定期对偶像们进行洗牌、更替。想必μ’s解散三年后的今天,仍会有拉拉人喊出:“μ’sic forever!”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这时插入一段插曲,前段时间在B站大火的偶像练习生蔡徐坤。“喜欢唱、跳、rap、篮球”这一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负面)作用,并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宣传视频本身没有毛病,因为偶像给自己打广告是完全可以理解接受的,可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一定要用篮球来宣传呢?对于一个篮球外行人,以外行来宣传自己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吗?这不仅是对篮球事业的不尊重,更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怎样的偶像可以被称为最好的偶像呢?这样的偶像不是为了赚钱或者他人的要求而表演,而是出于自己的希望,想要打动某人,想要让某人露出微笑的心情,即使没有任何支撑也无法阻挡他们成为最棒的偶像4
    第二次偶像启蒙(当然,还是我认为的),代表性人物是楪祈5与神崎艾莎6。她(他)们通过二次元出道,或同时参与了二次元创作,圈了一波二次元粉,同时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周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吸粉手段。

未完待续

1. 《追风者》中马克思的形象广受青少年的欢迎。
2. 贴贴是指偶像之间的亲密行为,一般是指同性偶像间。如,王源与王俊凯。
3. 乃木坂46中国粉丝团团长制作了很多应援用纸片,背面印有粉丝应援的注意事项,粉丝团长甚至拜托了山下智博将精心制作的绘本送给乃木坂46成员,这里是视频链接
4. “帆楼$\cdots$五星级偶像$\cdots$达成。”NGNL中白对帆楼的评价。
5. 楪祈,《罪恶王冠》女主角,同时也是EGORIST乐团主唱。
6. 神崎艾莎,英文名ReoNa,曾在《刀剑神域》外传GGO中担任剧中歌手,后以超高人气出道成为歌手。歌风细腻温情,非常擅长吉他弹唱,在外传GGO中的弹奏唱功可圈可点。
姥爷们赏瓶冰阔落吧~